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本报记者 陈彦蓉
摘要:
在小微金融服务领域,除了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外,金融科技企业也在积极作为。
金融科技企业作为普惠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一方面,与传统金融机构积极合作,助力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好地配置信贷资源,扩大小微融资覆盖面,增强小微企业贷款的可得性;另一方面,探索体系化的小微服务生态,为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经营工具,增强小微主体的经营韧性,进而实现“金融+经营”双向赋能,为小微企业实现更好发展提供动能。
在小微金融服务领域,除了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外,金融科技企业也在积极作为。《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金融科技企业作为普惠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之一,一方面,与传统金融机构积极合作,助力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好地配置信贷资源,扩大小微融资覆盖面,增强小微企业贷款的可得性;另一方面,探索体系化的小微服务生态,为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经营工具,增强小微主体的经营韧性,进而实现“金融+经营”双向赋能,为小微企业实现更好发展提供动能。
助力增强小微贷款可得性
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保持较快增速。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3.16万亿元,同比增长24.6%,增速比上年末低2.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增加3.94万亿元,同比多增4443亿元。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仍存在一些痛点、难点问题,尤其是长尾小微企业的信贷供给和信贷结构需进一步完善。
“相比于头部小微企业,长尾小微企业长期面临融资难题。在我们服务的普惠客户中,有67%的客户此前从未获得过经营性贷款。在信贷需求方面,长尾小微的规模和经营特点决定了其融资额更低、期限更短。”陆金所控股有关负责人说。
银保监会印发的《关于2022年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力度,加强对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挖掘运用,着重提高信用贷款发放效率,并提到“深入推进银担合作、银保合作”。
由银行和非银机构合作等形成的多层次融资供给体系可以有力支持小微信贷发展。如金融科技公司、融资担保公司通过与银行达成合作,可以与银行共同分担小微信贷风险,助力银行更好实现小微贷款“敢贷愿贷”,从而将更及时有效的信贷资源传导至小微企业。
陆金所控股相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依托陆金所控股旗下的融资担保主体,陆金所控股帮助银行机构分担小微信贷风险,提升了长尾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机会。截至2022年上半年,陆金所控股已累计服务超过1800万客户,二季度的融资发放中,有84%流向小微主体。其中,绝大多数小微客户的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雇员人数在20人以下,属于“小微中的小微”。
提升小微主体经营韧性
近几年来,受到外部复杂环境的影响,小微企业经营承压,但其内部韧性仍然强大。金融科技公司通过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多举措满足小微企业的非信贷金融需求,从金融与经营两个方向赋能小微企业,进一步增强其内部经营韧性。
《金融时报》记者从陆金所控股了解到,其近期在对2072个小微客户调研后发现,小微企业主普遍具备基本的线上经营能力,但在线上经营等数字化能力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对于线上经营工具有较强的需求。75%的受调研企业使用过线上购销平台,43%愿意尝试新平台。除了触网率高之外,受调研企业还具备旺盛的求知欲:92%对在线课程感兴趣,其中,营销推广、线上经营等相关经验最受欢迎。
在这一背景下,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发挥技术优势,助力小微企业客户提升其线上经营能力。
近期,陆金所控股在持续加强小微融资支持的同时,还进一步探索体系化的小微服务生态,为小微企业提供丰富的数字化经营工具,提升其线上经营能力,为小微企业主提供多元化、全生命周期的增值服务。陆金所控股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小微企业主打造了数字化经营赋能工具,既可以为小微企业主提供借款、财富管理、保险等综合金融服务,也能够为他们拓展更广泛的商业资源与人脉网络、创造更大范畴的业务拓展空间。截至今年6月30日,这一工具的累计用户数达6.6万人,累计访问量达5.3万人次。
创新推动业务发展
金融科技公司以科技为驱动让金融服务变得更普惠、更有温度,就离不开对前沿技术的深化研究,用技术创新来推动业务发展。
风险管理需要覆盖金融业务的整个流程环节,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全新技术的发展,金融机构正逐步推动风控管理体系朝着智能化、移动化和场景化等方向发展。
金融科技公司持续深化数字技术金融应用,健全安全高效的金融科技创新体系,搭建了业务、技术、数据融合联动的一体化运营中台,建立了智能化风控机制;还有金融科技公司根据不同产品流程,多维数据挖掘,持续提高小微用户的画像精准度,对小微企业的准入、授信进行差异化的风险把控,依托升级后的风险决策引擎推出一系列小微信贷服务解决方案,以全线上申请、高效便捷、符合小微经营需求的优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小微企业提供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数据安全与合规是金融科技公司的生命线,在鼓励技术创新的同时,还需要高度重视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金融科技公司应遵循并强调数据使用最小化原则、用户知情及可选原则、最强用户隐私保护及数据安全原则。
为进一步加强数据安全底层能力,金融科技公司还通过持续升级核心技术,如数据加密与密钥管理、数据共享系统、数据分类分级、安全风险评估、数据防泄露管理、数据库安全审计、入侵防御预警阻断、数据资产泄露监控、数据应急响应等技术,全面提升技术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强的安全保障。
责任编辑:原健凇